门票 | 门市价 | 优惠价 | 取票地点 | 立即预订 |
磨黑古镇
磨黑镇位于宁洱县东北部,磨黑是傣语磨革的译音,“磨”为盐,“黑”为井,即“盐井”之意。2010年1月7日,磨黑镇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;2011年,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特色旅游小镇。全镇辖1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城镇社区,辖区面积507平方公里。距离宁洱县城24公里,距离普洱市64公里,距离省城376公里,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,昆曼国际大通道、普大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泛亚铁路中线穿境而过。全镇有139个村民小组23025人,居住着哈尼、彝、傣、回等17个少数民族,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5%。镇内平均海拔1372米,属全年无霜的热带、亚热带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21.6℃,年降雨量在1200—1400毫米之间,日照时数为2900小时。境内气候宜人,四季如春。
磨黑因盐而得名,因盐茶而发展,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。磨黑早于汉代开采盐,自清1725年规模采盐设立盐政至今已有286年。清末及民国时期,磨黑因盐茶商贸而一度成为思普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活动中心。曾经辉煌一时的磨黑,镇域内有近4万余人,每天有上百支马帮出入盐井。一时间,磨黑商贾云集、马店林立,马锅头把食盐驮运到外地出售,同时把外地的商品驮运到本地销售。随着贸易的日趋频繁,磨黑及早的汲取了大量外地优秀文化,形成了磨黑独具特色的建筑、人文、饮食和民族民间文化。
磨黑--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,享有“滇南盐都、茶马古镇、革命老区、丽人故里”之美称,是主演《五朵金花》和《阿诗玛》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杨丽坤及全国英模、号称中国保尔—张培英的故乡。云南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此成立,镇内有“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国防教育基地、绿色教育基地”---磨黑中学,有全国唯一的纪念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、刘少奇四位一体的领袖纪念碑。
客户点评
综合满意度
5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