占据着海地岛西部1/3面积的海地,是加勒比国家中第一个获得独立的。温暖、湿润的热带气候,高高低低的山地,海地不是那种旅行中容易抵达的国家,你需要不断关注这里的新闻,而且它的物价也比你想象的要高。然而,一旦你抵达这里,你会发现,这里充满了惊喜。当地人、历史,以及温柔的海风,会带你回到那些美好的旧时光。
6年前的大地震,让海底一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,也让这个海岛国家的生计陷入了困境。6年过去了,随着各国旅游警告的逐渐撤销,国民重建工作的实施,以及乐观精神的再现。海地的旅游业正在回归,尽管地震的痕迹依然可见,但在旅行者心中的那张地图上,海地重新成了一个坐标。
匈牙利摄影师Bence Bakonyi喜欢拍摄长期的摄影项目,他的作品也常常因真实的记录、直白的表现而呈现出一种纪录片式的特色。在长期的拍摄过程中,他会把焦点放在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、建筑等互动以及互相影响之上。遭受过大地震的海地,正是他最擅长的题材之一。
2015年,正是海地地震之后的第五年,Bakonyi前往这个加勒比岛国记录它的重生之旅。提起这次的旅行经历,Bakonyi说:“5年前,一场自然灾害袭击了这个国家,连首都都未能幸免。在那段时间里,全球媒体的焦点都放在了这个不幸的国家之上,人们看到的都是一幕幕让人心酸的故事。然而,5年过去了,这里发生了哪些改变,却鲜有媒体问津。它到底恢复了吗?发展得如何?”
太子港密集的居住区。
海地新建的孤儿院。
学校的集体出游是一起到附近的海滩。
纯净的阳光、清澈的海水,海地不是富裕的国家,但却是简单而纯粹的地方,你能看到孩子们穿着干净的校服,街头聚会上舞者们响亮地吹着竹乐器。如今的海地充满了可能和骄傲。“这很好,海地人早就爱厌倦了外国报纸上讲述的悲惨故事,以及把他们形容得如何脆弱和无助。事实上,这里充满了力量和美。”
海地拥有众多旅游资源,但是游客数量却非常少。地震之后,政府将旅游作为大力发展的对象,也希望能用旅游收入来重建家园,这样也能减少对国外救助的依靠。实际上,很多旅游相关的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得很好了。海港上建设了新的邮轮码头,万豪等国际酒店集团正在注入,从第二大城市到美国新开了航线。海底正在逐渐被各类旅游公司加入到探险旅行目的地的名单之上。
在海地旅行有时候还是会有不方便的地方,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还保持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。但对热爱自然,拥有探索精神的游客来说,这里有不少地方值得自己去寻找和开发。海地的很多美景都值得被世人知晓,它们所应得的关注远比现在要多。而现在正是发掘以及向人们展示的时候。